teamLab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跨界融合的创新团队以超前的理念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沉浸景观空间,在景观空间打造和内容美感的呈现上投入最大。 当前,夜间旅游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游客文化体验的新途径和新抓手,夜游景观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增强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我国夜间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夜游景观良莠不齐,既有比肩法国里昂灯光节及澳大利亚悉尼灯光节的广州国际灯光节,也存在因灯光秀配色不当、亮度不适、造型不佳而引起部分游客吐槽的尴尬。日本的teamLab项目因颠覆想象的空间场景设计、调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沉浸式体验,以及前卫时尚的文化艺术气息,成为全球灯光游项目的“现代网红”,被称为“全球十大必看展之一”,目前已经在全球十余个国家成功举办众多巡回展,2015年在日本东京首展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2017年佩斯北京观展人数超过30万人次、深圳观展人数超过40万人次,部分城市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teamLab项目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夜游景观设计和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teamLab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 teamLab团队由猪子寿之与其好友于2001年创立,该团队利用数字灯光投影技术和独特的艺术设计理念,为观众打造了一个超现实的全沉浸式主题体验空间,观众能够参与其中并得到一种超越当下生活场景的奇幻体验。 teamLab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这个跨界融合的创新团队以超前的理念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沉浸景观空间,在景观空间打造和内容美感的呈现上投入最大,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 (一)以日本传统美学的传承与融入为切入点,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teamLab作品扎根于日本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动画形式进行作品展现,实现了对日本传统美学艺术的传承和创新。首先是日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空间观,为他们提供了灵感来源,即古代日本人认为世界空间中的其他物质,如山川、河流、花朵、森林、动物等与人一样都是具有“生命”的,因此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个空间被teamLab团队命名为“超主观空间”。基于此利用电脑编程创作了一个全新的三维空间,人与装置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让现代人通过技术手段重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是艺术元素的选取,teamLab作品中的元素大部分来自日本传统绘画中的花朵、鸟兽、河川、大海等内容,并通过日本绘画中的“线的集合体”的形式表达生命的活力,例如作品中的瀑布景观;还有的元素来自日文传统书法,例如通过动态视觉表现的日本禅宗文的“圆相”。再次是作品表达的“生死循环”“永恒与瞬间”等哲学内涵,都是对日本传统美学理念的继承,例如经典的《花舞森林》作品。 (二)以游客的沉浸式感官体验为发力点,注重互动式参与 teamLab景观是动态的,并且时刻以人的互动式参与和全身心体验为核心。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让景观空间呈现视觉上的“扩大”,人可以与作品中数字灯光虚拟的花朵、流水、锦鲤等元素实现互动,继而声音、颜色、亮度、气味、场景都会因人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并且不会出现重复的场景,促使人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观赏者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景观环境和变化,体会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不同的人进入景观,会对景观造成不同的影响,观赏者能够看到以自己为中心的并和所有参与者共同影响的作品,能够体会到自我、他人与景观之间通过互动创造的美好图景,从而让观赏者思考人与人之间一种新型的、积极的相处方式。另一方面,teamLab景观能让孩子们体验共同创造的乐趣,例如在《彩绘水族馆》作品中,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给海洋生物涂上颜色,完成之后通过扫描画作将其投影到巨型虚拟水族馆上,孩子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在环境中的关系,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 (三)以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关键点,突破传统空间限制 teamLab打破了传统全息投影技术的空间限制,在景观打造的场景选择上实现了很多突破,在室内室外均可布展,并注重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让游客能够得到全天候、全空间的畅爽观展体验。例如teamLab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油罐建筑群、日本福冈城遗址等遗产遗迹上,利用城墙、石块、树木花草、油罐等“背景墙”进行全息投影,让传统文化元素“活起来”,实现了对遗址景观文化空间的创新再造,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同时在酒吧、餐厅、商店、酒店等场所,结合业主需求,打造新的经营环境和空间,成为“体验营销”的引流“神器”,受到投资者的大力追捧。 (四)以汇聚相关行业人才为支撑点,构筑技术人才高地 teamLab团队之所以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艺术作品,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这个团队汇聚了来自艺术界、科技界、设计界、建筑界的佼佼者,他们将艺术、科技、人的互动体验实现了完美结合。团队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除猪子寿之外,技术人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根据项目需要组建不同的专业技术小组,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专业才能,每一个作品都要经过反复调研、讨论、修改才能完成,例如一个花瓣就花费了团队一年的时间设计打磨,团队在细节和景观美感呈现上投入最大,因此才碰撞创造出了光影交织、美轮美奂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和作品。 (五)以经济发达城市和儿童市场为突破点,分层分类开展推介 teamLab项目并非一炮而红,该团队的发展历程也较为曲折,经过近10年的市场摸索,才确定了艺术商业展览的发展模式,并于2011年通过在台北举办首场商业艺术展览《LIVE》而逐渐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之后在儿童数字娱乐项目《teamLab未来游乐园》展出期间,观展人数首次超过45万人次。在此基础上,该团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由儿童和家长组成的亲子客源是其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后《彩绘水族馆》等亲子项目成为teamLab展览的经典之作,受到观展儿童和家长的喜爱。自此,teamLab确立了以儿童娱乐为导向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 同时,teamLab团队自创立之初就致力于通过数字艺术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使城市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推动城市与个人之间创造新型相处关系。目前该团队在日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意大利、芬兰、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十余个国家均有展出,并且一般会布展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受众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艺术审美基础,观赏者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传达的艺术效果和价值观。 二、对我国夜游景观设计提升的启示 (一)回归中式审美,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元素 中式审美的精华在于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精致典雅之美,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融汇之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式审美又增加了一种开放包容之美,在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下创造出全新的现代美。中式审美要求设计团队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和底蕴,具备“工匠精神”。 文化是旅游的“基因”,是决定夜游景观“颜值”、展现城市“个性”的关键。因此,在中式审美的要求下,夜游景观打造要根据城市文化和项目主题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和推敲打磨。不同的夜景灯光营造的城市文化氛围不同,带给人的情绪感受和视觉感知体验亦不同,例如对于深圳、上海、广州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酷炫的大型射灯照明能够很好地营造城市现代、时尚、科技、前卫的氛围,游客感受到的是一种国际都市之靓;而对于北京、南京、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古城,夜游景观应主要以古建筑、文物文化展示为主,灯光渲染上要尽量使用柔和、低调、与文化景观和谐的色彩,从而展现出千年古城的典雅精致之美、雍容华贵之美、庄重秀丽之美。 (二)注重感官体验,多维度打造沉浸式夜游新空间 沉浸式夜游景观空间设计要充分调动体验者的“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足感。视觉和听觉占据人类信息感知渠道的比重达90%以上,因此成为影响夜游沉浸式体验的最主要因素。在视觉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夜景灯光的颜色、亮度、表现元素、空间构造等进行重点设计与安排,突出景观的主题和故事性,让参与者能够对景观内容产生较强的代入感和舒适感;同时从听觉方面对其进行补充完善,选择与夜游视觉景观相协调的音乐或声音,增强沉浸式体验感。触觉、嗅觉、味觉可以进一步增强夜游景观体验的真实感,其中触觉体验提升可以通过改善场地材质、运用交互式技术来实现,嗅觉和味觉体验则主要通过依据场景主题进行辅助性设计来实现,从而不断丰富人在夜游景观中的信息感知和情感体验。 (三)超越时空界限,打造全域夜游景观新引擎 夜游景观空间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场景空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景观的核心吸引物设计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进行突破、深化和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活化”文物文化元素,增强文化活力,延长文物生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营造过去、未来的主题沉浸空间,如《清明上河图3.0》沉浸式互动艺术展,让游客“穿越千年”、梦回大宋东京城。通过突破时间限制、模糊场景边界、打造全新空间,最终实现夜游全新体验。 (四)组建专业团队,探寻跨界人才交流融合新模式 夜游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夜游景观设计主要是由夜景照明公司承担,在设计理念和文化内容挖掘上创意不足,文化体验感薄弱;而在文化创意公司中,夜景专项设计虽有起步,但尚不多见,主要以概念策划为主。未来夜游景观打造必须加强团队设计人才的跨领域、跨专业融合程度,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要积极引导,搭建文旅企业与灯光照明企业的合作平台,采取“政府引导+专业设计+市场运营”的模式,共同打造高端休闲文旅夜游景观项目;在微观层面上,夜游景观设计公司需要引进跨领域的专业人才,充分调配资源,组建专门的夜景规划设计团队,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融合大数据、设计、灯光、舞美、通信等专业技术,为夜游景观设计提供专业技术解决方案和一体化开发运营服务。 (五)大数据手段精准定位,开拓夜间旅游新市场 《中国夜经济产业报告(2017)》指出:“与一般消费者相比,夜经济核心消费者的特点是年轻、自由、收入高、消费多样化,‘千禧一代’成为夜经济娱乐消费的主力。另一方面,夜经济也在一二线城市中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三四线城市的夜间消费正在崛起。”因此,夜游景观设计应充分借助大数据统计工具,深入分析夜游游客人群画像特征,专项研究中产阶层和90后、00后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和行为特征,分层分类设计具有不同群体专属符号和标签的夜游景观产品,注重人文关怀和消费者体验感知,有重点、分主体、分层次地开展市场营销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夜游景观市场的营销精准度,让夜游项目火爆起来。 *本文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高彩霞、申军波,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原标题:《日本teamLab项目对我国夜游景观设计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