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黑”带来文旅体验的新玩法,一个“黑”是黑夜就是夜游,另一个“黑”是黑科技,包括AR、VR、全息成像、互动投影等各种新技术等。 ![]() 8月28-3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舟山市人民政府承办,执惠、趣旅协办的2019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舟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新海岛、新场景、新动能”为主题,从大文旅格局出发,以海洋全产业链布局视角,围绕系统化剖析融合大势已定的海岛旅游产业,前瞻未来趋势。杭州天迈董事长吕剑彪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吕剑彪表示,“黑+黑”带来文旅体验的新玩法,一个“黑”是黑夜就是夜游,另一个“黑”是黑科技,包括AR、VR、全息成像、互动投影等各种新技术等。文旅结合要点事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科技是手段。文旅发展的重点是“黑+黑”,即夜游产品运用黑科技的做出好的游客体验非常关键。。融合不只是融合科技,还要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IP。 以下为吕剑彪演讲全文: (本文根据演讲实录整理而来,执惠略作删减) 前面大家讨论白加黑,我带来一些新的文旅玩法。 “黑+黑”什么意思?第一个是黑夜晚上也就是夜游,第二个“黑”是黑科技,我们讲的黑科技,其实包括各种新技术,包括全息成像、虚拟现实等各种新技术。我认为目前文旅融合的几个痛点,其中最大的痛点是景区缺内容,还有体验差。 整体来看,文旅发展已呈现一些未来的趋势: 第一点是旅游体验科技化。举个例子:西部世界这个项目,通过穿戴设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景里面,可以做到完成沉浸式的体验。 (图一) (图二) 第二点是旅游演艺虚拟化,这里放了两张图(上图一、图二),一张是2008年奥运会,一张是2018年冬奥闭幕式北京8分钟,最大的差别是2008年的表演用了14000多名演职人员,2018年的时候,用了24名轮滑演员,其中有大量的新技术应用。 第三点是文化展示生动化,这个(上图)可能是目前大多数的博物馆、展览馆看到的展示方式。我们看个韩国的海洋馆,所有的内容都是游客去参与体验的,而不仅仅是看。 还有一个是旅游景区夜游化,这在国际上也有代表的案例。 我们针对痛点有一个小的结论,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科技是手段。通过科技手段对文旅做一些深度的融合。 下面,简单分享一下我们最近一两年在这个领域做的一些案例。 第一个是在5A景区西塘古镇做的樱花长廊。这个项目在西塘古镇的主路口,做了150米长的互动长廊,有花、有水。“五一”的时候引爆了抖音。 第二个项目跟海岛稍微有点关系,在象山渔港古城(上图),通过技术升级了体验馆,把黄河的场景用虚拟技术重新呈现。 我们还做了一些海洋体验的场馆(上图),在金华市金东区下吴村,这里很多年前是石头交易的村落,这个项目正在施工,8月底9月初就完成。项目把岩石的形成过程,包括岩石在水里的情况,用技术方式呈现出来。 这个项目(上图)是未来游乐园,所有的体验都是基于声光电的互动,在相对比较沉浸的空间里去做一些体验。 这两个项目都是我们自己在运营,还有一个是全息剧场,这个项目未来主要是在景区里做演艺,基本上不需要演员,只会用1到2个演员,运营成本一年大概在100万左右,通过科技手段把内容呈现出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我们觉得,未来的“黑+黑”,其实就是解决文旅发展的痛点,比如夜游,夜游的痛点解决在于黑科技或新科技的融合。融合不只是融合科技,还要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