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上报、提供和旅游经济重点实验室专项调查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19年国庆节七天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游客满意度85.6。其中10月7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5097.3万人次,同比增长8.7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07.8亿元,同比增长10.34%。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在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的旅程中,美丽中国的旅游梦想已经照进了现实。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未接到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受景区降价、高速免费、文旅融合和监管有力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1. 以文塑旅,文化活动丰富旅游市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爱国主旋律引领国庆假日旅游市场。各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延长闭馆时间,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国家博物馆延长多个展览的展期,海南省博物馆开放至21时,并举办合唱快闪、史诗朗诵等活动,江西省博物馆首次开启夜游模式,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博物馆奇妙夜”。天津、贵州、成都等地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主动延长开馆时间,切实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多的文化服务。中央和地方文艺院团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各院团共上演134台521场演出,同时还将开展群众文艺演出、主题展览、书画交流、图书推荐等各类文化活动977项,满足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天津市文博场馆推出《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烈士事迹展》《共和国不会忘记——革命英烈世纪展》《周恩来与新中国的诞生》《我与祖国共成长》等100场文博展览。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调查表明,66.4%的游客假日期间参观了人文旅游景点,59.45%的游客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86.36%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 2. 以旅彰文,假日旅游传承红色价值。旅游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方便游客收看收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盛况,游行主题方阵和地方花车展示元素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红色旅游成为国庆假日旅游市场主旋律。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项调查表明,国庆长假期间,78.84%的游客参与了各式国庆庆祝活动。景区、主题公园、历史文化街区、酒店等游客聚集场所悬挂国旗、摆放鲜花,举办各种形式的新中国成立庆祝活动。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杨家岭、西柏坡、古田会议旧址、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海南三亚红色娘子军演艺公园推出“壮丽70年,青春正当红”系列主题活动。江西九江大江大湖名山名城联动,超万名干部群众自发集结歌唱伟大祖国。山东省济南推出“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争做追梦人”等游园活动。山海关景区布置“我与国旗同框”的拍摄背景,分发蛋糕为新中国庆生。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彰显和传承红色价值,吸引了广大游客积极参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城市夜间点亮地标建筑,打出“我爱你中国”“祖国万岁”等告白祖国,顺德华侨城、安庆太湖、苏州周庄等景区的夜间灯光秀广受游客热烈追捧。广州选择前往市内红色经典景区的游客增长超过30%。国庆期间,红色主题景区全网在线售票同比增长35.2%。 3. 主客共享,美丽风景映衬美好生活。美丽中国旅游梦越来越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观光旅游是基础市场,景区是刚性需求。调查表明,国庆期间出游1~2次的游客占比52.01%,出游3~4次的游客占比达35.05%。全域旅游效果明显,游客深入体验城乡美好生活,夜间旅游方兴未艾。调查表明,44.96%的游客长假期间参与夜间旅游活动。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城市地标、重大交通和水利工程、高科技成果,成为最新旅游吸引物和网红打卡地。重庆解放碑、天津之眼、广州小蛮腰,新近投入运营的大兴机场成为旅程中的时尚吸引物。京津冀、胶东、长三角、珠三角、云贵、成渝、郑汴洛等地重点城市、头部景区、网红打卡地迎来客流超高峰,同比增长15~50%。自驾游、家庭游、夜间游、赏秋游成为国庆假日旅游市场新亮点。假日期间,“自驾游”关键词搜索热度上涨35%,甘肃、青海、新疆、贵州、皖南川藏等地自驾路线登上热搜榜。调查表明,国庆期间30.57%的游客选择自驾出游。 4. 智慧旅游,游客满意更高质量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在景区流量预测、客流流向管理、丰富游中体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提前预判、及时疏导,网上预约、线下分流,运用智慧化手段疏解客流。假日期间,全国多个重点景区(点)客流量临近峰值。安徽省黄山、九华山、三河古镇等热门景区,通过景区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游客接待情况,及时启动旅游高峰客流黄色预警机制;采取限流预告、实行周边路段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及时分流游客,有效防范拥堵。云南省丽江利用机器人为游客表演舞蹈、唱歌、卖萌等技能,提供旅游咨询、引导讲解等服务,并与现场游客交流互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贵州省六盘水市野玉海接待中心推出智能机器人服务功能,在接待大厅引进智能机器人,免费为游客提供咨询问答、聊天、引导、舞蹈等交流互动功能。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江苏A级景区客流舒适度小程序”,实时更新全省各大景区舒适度指数,科学合理地引导客流走向,让广大游客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政府管理、企业创新和游客获得感齐头并进,定制游已经从概念走向市场实践。62.3%的游客表示黄金周有意愿尝试“定制旅行”,其中80后、90后游客占比超五成,00后占比达七分之一。国庆期间在线旅游企业(OTA)平台海外定制游人均花费8542元,与团队游基本相当。各级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更是采取加强培训、景区降价、先行赔付、无理由退货等多种措施,提升游客满意度。调查表明,游客总体满意度达85.6分,处于“比较满意”水平。 5. 文明旅游,教育引导提升游客素质。经过旅游和相关部门多年的正面引导并推出不文明游客“黑名单”措施,《国内旅游文明公约》《出境旅游文明指南》《旅游法》的文明旅游条款正在逐步得到落实。国庆假日期间,游客争当文明旅游践行者和不文明旅游监督者,文明旅游的社会基础和行业氛围已经成型。黄山景区一女游客突发疾病,步道上的其他游客自发避让出了一条紧急救援绿色通道,仅花费30分钟顺利下山接受救助。宁波市各大景区围绕垃圾分类设计了多种知识性、体验性、引导性强的文明旅游活动,组织景区文明旅游志愿者向游客发放垃圾袋,通过情景剧讲解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知识,保国寺景区开展的“垃圾换礼”文明旅游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象山松兰山旅游度假区分类垃圾蹲蹲乐“让垃圾回家”等活动备受游客称赞。 6. 出境旅游,市场繁荣消费更趋理性。国庆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达到198万人次,7天合计出境游突破700万人次。与数年前长假游客海外爆买不同,今年假期出境游客更加注重放松心身,抢购马桶盖、感冒药、电饭锅等商品,甚至打包用小集装箱运回国内的现象鲜有发生。国民青睐的海外旅游目的地也日趋分散,盲从跟游者越来越少。国庆期间,除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传统目的地依旧火爆外,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马耳他、柬埔寨、以色列等小众目的地旅游产品在线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两位数。 7. 游客至上,安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旅游企业严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底线,在公安、交通、网信等部门的配合下,游前有预测、预订和预案,游中有最佳、最大承载量和游客分流措施,假日旅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文化和旅游部门发挥“体检式”暗访、第三方评估机制作用,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国庆节前,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及市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分三批次暗访检查了该市60余家旅游住宿企业服务情况,对个别星级饭店必备项目缺失、设施设备陈旧、卫生状况堪忧等严重问题已作出取消星级饭店资质处理。国庆期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成13个明查暗访组和3个专项督查组,赴各地开展“体检式”暗访和旅游安全生产专项督查,重点检查、督查各地第一轮“体检式”暗访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国庆期间各地执法机构在岗履职情况,以及旅游包车、星级饭店、A级景区、娱乐场所、网吧等文化旅游场所和设施安全生产情况,保障国庆假日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吉林长白山景区、贵州铜仁梵净山景区、江苏南京中山陵、河南云台山景区等热门景区纷纷实施网上预约,扫码入园、智能停车和智能调度,确保游客舒适、安全。国庆期间,12301全国旅游咨询投诉平台共收到投诉1133件。全国未发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