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旅界讯 12月2日消息,吉林省近日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到2022年,吉林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全面提升,重点项目夺取金牌,冰雪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1000万,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亿人次。到2030年,吉林省冰雪运动优势项目整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构建起完善的冰雪产业体系,成为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 《意见》提出,将通过大力开发冰雪景区、打造吉林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以及加强冰雪旅游市场管理等五方面措施丰富冰雪旅游业态。 《意见》提到,要大力开发冰雪景区。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全省滑雪场建设布局规划,加快新建一批冰雪小镇、滑雪度假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加快塑料旱雪项目落地。全面推进冰雪景区开发建设和提档升级,加强景区直通车运营,促进游客与旅游目的地高效衔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客服中心、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打造5G智慧冰雪景区,推行“冰雪+互联网+流通+服务”模式,建立冰雪旅游全链条的智慧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到2030年,全省建成300个含有冬季项目的A级旅游区(点)。 打造吉林特色旅游产品。全面推进“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建设,构建五大文旅产品体系。滑雪运动,将大长白山和吉林市冰雪大区建设成世界高端冰雪旅游目的地;温泉养生,将环长白山、长(春)吉(林)延(边)温泉度假产业带建设成“滑雪+温泉”特色旅游度假综合体;雾凇观光,建设松花湖周边雾凇观光带,打造吉林世界雾凇之都,构建沿松花江、鸭绿江雾凇观光走廊;冬捕渔猎,以查干湖冬捕习俗和抚松露水河狩猎为主线,开发林海雪原木帮文化等冬令文化系列产品;地域特色文化,深度挖掘满族、朝鲜族村落观光、饮食、服饰、演艺等少数民族文化,构建关东民俗过大年、满族习俗等独具“吉林符号”的特色产品。 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讲好吉林冰雪故事,鼓励冰雪文学作品创作,支持摄制高水平的冰雪旅游广告片、纪录片、影视剧,推动吉林冰雪元素纳入国家冰雪冬奥宣传片和冰雪综艺节目。持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要客源地投放广告,全面落实与浙江等主要客源省份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务实推动“千万游客互换行动”,打响吉林冰雪旅游品牌。传承创新体育文化,弘扬拼搏进取体育精神,规划建设吉林省体育博物馆等。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通往重点景区的公路建设,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公路水平,具备条件的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AAA级旅游景区实现等级公路连接。尽快建成敦化至白河铁路,加快建设沈阳至白河铁路,打通长白山通往长春交通大动脉。加密与国内外冰雪旅游重点客源地城市的航班航线,加快推进北大湖、蛟河、九台等冰雪旅游景区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推进吉林市直达北大湖、松花湖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努力实现重点滑雪场通公交。 同时,《意见》强调,要加强冰雪旅游市场管理。建立以“游客满意”为中心的冰雪旅游服务评价体系,推行违法旅游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旅游监管和服务对象信用档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旅游失信行为等。 |